华为玩硬的,苹果“服软”

苹果和华为分别在一早一晚召开了各自的发布会。苹果凌晨的发布会公布了一系列软件服务,包括Apple News+、Apple TV+、Apple Arcade等订阅服务。而华为晚间的发布会则重点推出了一系列硬件产品,包括主题的华为P30/P30 Pro手机,以及耳机、手表和智能眼镜等硬件产品。


3月26日的两场发布会上,苹果主打软件服务,华为则依旧发力硬件。可以认为,苹果发布会发布的是互联网软件产品,华为发布会则是偏向于硬件的物联网产品。


华为玩硬的,苹果“服软”


我们现在最熟悉的中国科技企业三巨头就是挂在嘴边的BAT,但以目前华为在整个中国乃至国际市场的活力和成长速度来看,中国科技企业巨头变成BATH已经是必然的。另一方面在美国也几乎存在着同样的格局,以微软、苹果、亚马逊和谷歌四家巨头形成的MAGA格局也相当显著,甚至几乎与BATH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。


百度、阿里、腾讯和微软、谷歌、亚马逊一样都是以搜索、软件和平台服务为主导的公司,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方面竞争激烈,而华为和苹果则是以硬件产品为主导的公司。


很显然,在双方战队中,华为和苹果的对位关系最为相近,两者都在积极为AIoT时代的竞争进行部署。往后十年来看,智能手机只是冰山一角。


AIoT(AI+IoT)即人工智能与物联网,被认为是科技产业下一个主旋律。那么华为和苹果在AIoT的进程中,各自的路径是怎样的呢?


在AI层面,华为和苹果双方都在AI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技术研发与积累。华为在业界率先实现全栈和全场景AI解决方案,即包括芯片、芯片使能、训练和推理框架和应用使能在内的全堆栈方案,以及包括公有云、私有云、各种边缘计算、物联网行业终端以及消费类终端等全场景的部署环境。


华为全球率先发布了人工智能移动芯片——麒麟970,并将AI技术广泛运用于实际硬件产品中,包括AI拍摄等等。同时,华为产品在全球的出货量也为人工智能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样本数量,越大的用户基数越有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发展。


华为玩硬的,苹果“服软”


在这一点上,苹果和华为的路线几乎一致,通过全球的出货量优势,在产品中运用AI为用户提供服务,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迭代产品。不过时下最重要的智能手机线,近两年来苹果下降明显,被华为后来居上。


在IoT方面,苹果和华为就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了。先看物联网的“连接”,这方面华为有着天然的优势。华为作为以通信起家的企业,有着深厚的网络通信技术积累。更重要的是,华为是全球两大5G标准的提出者之一,拥有完全自主的5G通信技术,这个优势无疑是他人很难望其项背的。


苹果则完全相反,尽管苹果拥有强大的芯片设计能力,但始终没有获得基带的研发生产能力,只能依靠其他厂商提供,而这个问题苹果目前很难有解决的方法。


再来看物联网的“物”。华为的产品设计能力的提升是令人惊叹的,不论是自主芯片的设计,还是在拍摄技术上的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(DXOMARK TOP10华为占四),亦或是折叠屏产品MATE X,都在证明华为的“物(硬件)”拥有坚实的根基。就以此次P30 Pro来说,首创的全新RYYB传感器设计,打破了40多年RGGB技术传统,以黄色像素替换三原色中的绿色像素,使进光量提升40%,这种理论级别的技术创新华为越来越多。不得不承认,华为手机的技术含量已经超过了iPhone,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。


硬件部署对于AIOT战略至关重要,能把硬件发下去的企业,已经成了一半。


华为玩硬的,苹果“服软”
全新RYYB传感器设计


而除了手机为第一入口之外,华为还有平板、PC、穿戴、电视、HD、AI音箱、耳机、VR、车机等入口,加上泛IoT硬件,包括照明、安防、环境、清扫等,华为已经将个人、家庭、办公、车载等全场景中的“物”连接了起来。不久前,华为就公布了全球最大的消费领域IoT实验室,华为方舟实验室,将为生态合作伙伴产品的认证研发赋能。


未来,华为将围绕全场景战略构想已在IoT领域展开多维度布局,将从入口、连接、生态三个层面去构建丰富的产品生态,并以“HiLink+HiAi”作为支撑产品生态的技术使能。


不可否认的是,华为等中国企业目前在一定程度受制于第三方的软件系统生态环境,并不完全掌握自主权。但显然华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,并公开表示内部确实有替代安卓系统的备用方案。逐渐的,华为在芯片设计、操作系统、通信、云计算等关键区域开始释放掌控力。


反观近几年的苹果,自身硬件产品创新进入停滞期,加上没有积极构建战略性合作伙伴,苹果的整个物联网生态开始出现发展乏力的状况,仅靠自家产品维系是远远不够的。苹果的优势是软硬一体化相对成熟,有条件在创新停滞期支撑一段时间。



我们认为,未来AIoT的竞争中,企业拼的是这三个能力:


首先是能够制定整个行业的技术标准,领导全行业物联网产品使用统一的协议。这是IoT的一个基本前提,否则各家用各家的标准,整个行业甚至社会生产生活都会是割裂的,具备对行业高度整合能力的巨无霸企业,全球很难超过5家。


其次是有让AI进入真实场景落地的能力。AI不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,任何技术,都需要解决两个问题,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。在技术演进的不同阶段,AI在哪里落地有真实市场,企业的战略思考能力备受考验。


最后,赋能也是一个关键能力。不论是自有硬件生态还是联盟硬件生态,吸引更多的伙伴进来合作、一起赚钱,谁跑的越快谁就越有优势。


买二手机,就上可乐优品,专业有保障!

来源:中关村在线(如有版权问题,请联系qinyi@huishoubao.com.cn)

相关标签: 手机

相关文章:

一加宣布与芬兰运营商 Elisa 合作,于第二季度推 5G 手机

LG 的第一部 5G 手机 V50 ThinQ 预计在 MWC 亮相

扩展实现双屏操作 LG推出全新G8/V50 5G

不只855 索尼Xperia 1携3摄/4K带鱼屏/5G亮相

覆盖全产业链 联想的5G规划里手机只是开始

扩展实现双屏操作 LG推出全新G8/V50 5G

三星S10+运行畅快持续热销 引游戏爱好者竞折腰

44W快充+4000mAh电池 iQOO不再需要充电宝

半夜梦中惊坐起 只为抢鲜预定三星S10新机

回收流程
邮寄
钱款
质检
安全隐私
售后
Q1: 需要把电池,发票,充电器都邮寄过来吗?
A1: 如果不是全新手机,只要您寄个裸机(包含电池)即可。
Q2: 快递费用谁出?
A2: 建议您选择顺丰到付,由我们来出承担运费,22元封顶。
Q3:我已经付了快递费,怎么办?
A3: 没关系,我们核实之后,后期会补打给您,您查看到包裹签收后可以来电告知下我们,我们会帮您登记。
Q4: 我有多部手机,快递费用怎么算?
A4: 多部手机用一个包裹邮寄过来,可直接选择到付运费我们承担。
Q5: 保价费用你们承担吗?是否需要购买?
A5: 我们不承担保价费,需不需要购买看您个人意愿,如果您购买了建议您先垫付运费,后期我们会补打给您。
Q6:快递费用超出了22元你们会怎么办?
A6: 如果快递费用超出22元,我们会在您手机款里扣除超出的那部分。如:快递费用是23元,我们就直接在您手机款里扣1元。
Q7:一定要发顺丰快递吗?
A7: 不是的,只是建议使用顺丰到付,其他快递公司也可以的。其他快递需要您先垫付快递费,后期会补打给您的。
Q8:邮寄过来大概要几天时间?
A8: 不同的地区时间会有不同,一般省外1-3天,国内除偏远地区一般4-5天。您也可以查询顺丰官网的运输时效。
Q9:我刚邮寄了包裹,但忘记把小纸条写上了,而且物流单上的手机号码与下单的手机号码不一致。怎么办?
A9: 没关系,若查询到您的包裹已签收,您可以来电把您的物流单号与下单的手机号码告诉我们去匹配。
Q1: 在网上预估的价格和你们实际检测的价格出入大吗?
A1: 如果您是按照手机实际情况进行评估,那么价格不会有很大出入,但我们要收到您的手机后进行检测,以您手机的实际情况为准。
Q2: 价格不满意会退回手机吗,邮费谁出?
A2: 如果您对回收价格不满意,可以要求退回,退回费用由我们公司承担。
Q3:支付方式是什么?
A3: 目前提供微信、银行卡转账和支付宝转账两种交易方式,银行卡暂不支持信用卡
Q4: 多久收到钱?
A4: 回收宝承诺,收到手机后24小时内进行检测确认并打款。
Q5: 留了支付宝账号,订单已经好多天都是待付款,为什么一直没支付?
A5: 您核实下您的支付宝账号是否正确,提供的姓名是否经过实名认证,如果不一致的话请尽快来电告知下正确的支付宝账号和姓名,我们会优先帮您付款。
Q1: 回收宝如何质检?
A1: 首先了解是否是真机,从业多年的专业质检人员采用盲检技术仔细检查,安排付款。
Q2: 我把手机邮寄过来后,万一你们把我手机拆机了,换了零件呢?
A2: 请您放心我们不做任何拆机行为。如果有拆机行为,您的手机维修标签会有损毁。
Q1: 会不会泄露我的数据和隐私呢?
A1:建议您将手机的锁屏密码及账号解除,并恢复出厂设置。此外,回收宝会使用专业的数据清除和覆盖技术,保证您的数据安全
Q2: 我不记得我icloud密码了,怎么办?回不回收?
A2: 您可以联系您手机售后客服帮助找回您的密码,对于icloud无法解除的机子,回收宝不予回收;若收到此类机子,将退回,您需承担双向运费
Q1: 什么情况手机会被退回?
如果您的手机有如下情况,回收宝会进行退回处理:
1.山寨机、高仿机,这种情况回收宝不承担运费。
2.在客服与您沟通后未达成成交需退回时,这种情况回收宝承担退货运费。
3.无理由要求退回,这种情况回收宝不承担运费。
4.屏幕锁和云账号锁未解锁手机,这种情况回收宝不承担运费。
找不到我的问题,联系在线客服